發布時間:2025-02-24
天津大學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天津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始建于1947年,1997年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南開醫院增名“天津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其堅守“中西合璧、日新月異、德高醫粹、至仁至信”的院訓,秉承“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竭誠服務的醫療作風,為發展中西醫結合事業殫心竭力”的南醫精神,以保障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推進新時代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中心建設為目標,推動中西醫結合事業邁向新發展新階段。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被確定為全國典型,并被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為中國在世界領先的五項醫藥學項目之一,醫院成為我國第一個中西醫結合臨床示范基地
吳咸中院士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帶領幾代南醫人艱苦奮斗,使醫院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領域獲得多項殊榮:1964年確定為全國首家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基地;1970年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被確定為全國典型,成為第一個中西醫結合臨床示范基地;1974年,在天津市率先引進十二指腸鏡診療和腹部超聲技術,使急腹癥治療手段領先于國內;1975年醫院被批準舉辦成立天津市中西醫結合急腹癥研究所;1978年出版《新急腹癥學》,使中西醫結合急腹癥治療學形成完整體系并于同年被衛生部授予 “全國中西醫結合研究紅旗單位”稱號;1982年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被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為中國在世界領先的五項醫藥學項目之一;1995年天津市中西醫結合研究院掛靠南開醫院;2008年確定為全國首批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2015年醫院被確定為天津市中西醫結合急腹癥臨床醫學中心和天津市急腹癥器官損傷與中西醫修復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
作為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和內鏡外科的發源地,成為國內最早開展微創外科的單位之一
1990年醫院引進腹腔鏡治療技術,成為國內最早開展微創外科的單位之一。作為內鏡、腹腔鏡技術的發源地,十二指腸鏡診療技術、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應用組合微損傷技術診療膽石癥在全國保持領先;腹腔鏡全盆臟器切除+側方淋巴結清掃、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后腹腔鏡胰腺壞死組織清除、嵌頓疝腹腔鏡手術治療、腹部超聲介入治療等核心技術的開展,標志著醫院腹部外科已具備國內一流水平并居全市領先地位;泌尿碎石技術、膽囊切除、闌尾切除、疝修補等日間手術的開展,標志著醫院綜合技術服務能力的提升。
醫院以微創技術為核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西醫結合專科群。其中,全國中西醫結合膽胰病醫療中心、天津市微創外科推廣中心、消化內鏡培訓中心、天津市中西醫結合胃腸疾病診療建設基地、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護理)等優勢專科形成天津乃至全國的知名專科平臺。
始終堅定中西醫結合道路,成為以中西醫結合為依托的省市級區域醫療中心,并被列入國家級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試點項目建設單位儲備庫
醫院按照國家級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及市級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發展定位,以三級中西醫結合醫院、三級綜合醫院雙高質量為標準,不斷完善專科建設及布局,構建了以國家級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外科、中西醫結合護理學、脾胃病科、膽胰疾病科、腦病科、急診科、婦科等國家級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群為支撐,以中西醫結合全科為基礎的中西醫結合醫療服務體系。2012年醫院改擴建后,南北院區總建筑面積11.85萬平方米,實際開放床位1233張,醫療服務承載能力得到顯著提升,設有60余個臨床(醫技、醫輔)科室,設有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內科、外科、全 科、重癥醫學科),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中醫護 理),國家級緊缺人才(臨床藥學)和區級骨干培訓基地(外科、 重癥醫學科)、天津市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基地、天津市就業見習基地、中國醫師協會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中國麻醉中醫理論實踐與培訓基地、中西醫結合教育培訓基地,是天津市科學家精神基地,國家教育部 “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是全國中西醫結合膽胰病醫療中心。
著名中西醫結合外科專家吳咸中院士任名譽院長,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1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0名,天津市授銜專家1名,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人選7名,入選全國中醫藥創新骨干人才培訓項目1名,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3名,天津名中醫2名,天津名醫2名,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團隊3個,天津市衛生健康行業高層次人才選拔培養工程——津門醫學英才2名、青年醫學新銳6名,第三批天津市人才發展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名,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1名。
腹部外科團隊將中西醫結合臨床經驗寫入國際外科學專著,研究成果收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醫院始終開展以臨床問題為導向的應用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復雜消化道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胰腺炎及胰腺疑難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梗阻性黃疸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腹部危重癥及腹部圍手術期中西醫結合治療。已完成包括消化內鏡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超聲切割止血刀、載藥囊泡治療膽道梗阻性膽管癌的生物治療等多項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臨床應用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并行。在基礎研究方面——方向一:膿毒癥與中西醫結合圍手術期危重癥;方向二:梗阻性黃疸與肝損傷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向三:膽胰外科疑難及危重疾病;方向四:腹部外科危重病的治則與方藥。在臨床研究方面——方向一:復雜消化道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向二:重癥胰腺炎及胰腺疑難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向三:梗阻性黃疸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向四:腹部危重癥及腹部圍手術期中西醫結合治療。確立中西醫結合臨床智能醫學發展方向,多項科技創新成果實現轉化和應用,如消化內鏡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超聲切割止血刀;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生物治療等。醫院腹部外科團隊近年來在專業領域連連攻堅,其相應成果也收錄于多項國際專著、期刊,形成較大影響力。
配備以中國醫師協會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為代表的全方位臨床教學設置,打造中西醫結合教育基地
醫院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膽胰疾病通里攻下重點研究室和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理(急腹癥)三級實驗室,是天津市中西醫結合急腹癥研究所支撐單位,《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依托單位。
打造了天津市第一家以中西醫結合臨床培訓為基礎,以中西醫結合急腹癥防治及微創技術培訓課程為特色,同時開展中西醫臨床技能教學培訓的綜合性培訓基地,總占地面積1209㎡。成為依托醫院急腹癥專科培訓中心、微創技術培訓中心、中國醫師協會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中醫護理)、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天津市中醫藥衛生監督員培訓基地、“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抗擊疫情實踐教學基地等平臺,充分利用模擬中醫門診室、模擬經穴學及中醫診斷室、中醫護理培訓室、模擬手術室、模擬ICU、數字融合案例教學室、綜合基礎技能培訓室、開放課堂、PBL教室等多功能培訓室,讓醫學基礎教育惠及更多的非醫學專業人群,開拓、引領中西醫結合醫學模擬教育發展。
未來,醫院將繼續堅持以黨建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凝聚人心、培養人才、深化服務,堅定履行公立醫院社會責任,認真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精神,突出中西醫結合內涵建設,以學科建設、人才隊伍為支撐,創新工作思路,推動中西醫結合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醫學中心鏈接:https://www.tjnk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