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4-09
李 厲
20世紀初,北洋大學校友徐志摩一首《再別康橋》譽滿天下。筆墨傳神,劍橋大學的斜陽金柳不知讓多少青年男女怦然心動。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舉世聞名的劍橋大學居然是沒有“校園”的,因為整個風景秀麗的劍橋小鎮早已與大學渾然一體。今天,當你徜徉在天津大學北洋園新校區,也會發現一片湖光水色的“學生小鎮”赫然眼前。今古教誨,中西融合,北洋園新校區將天津大學“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理念變成了美妙的現實。 天津大學新校區位于天津市津南區,占地3750畝。新校區的設計工作讓天津大學培養出的建筑巨擘“返校大會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建筑設計師崔愷,國家體育場(鳥巢)中方總設計師李興剛,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方總設計師趙小均……他們以高超的專業技能和拳拳赤子情回到母校,投入到新校區的規劃設計中。
一百年前,北洋大學師生在花堤側畔的讀書聲被寫進校歌,成為一代代北洋人、天大人的永恒追憶。校園內的“湖光水色”成為傳遞新老校區情感的紐帶。考慮到這一要素,建筑大師們特意在校園內規劃了環形中心河和湖泊,波光粼粼,水色宜人。新校區大部分的學生宿舍和生活場所在湖心島上。湖心島與島外通過七座橋梁相連接,島外的教學樓環繞在島內的學生公寓周圍,避免了學生上下課在學校內進行遠距離“大遷徙”的擁堵現象。學生們能很快從學院或宿舍,到達公共教室、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或者食堂。校園內縱橫交錯、層級分明的道路,品類各異的行道樹,將建筑組團有序劃分,形成了一個個相互獨立又彼此相近的“學生小鎮”。
“學生小鎮”的設計匠心獨運,不僅科學合理,更是美不勝收。且看:在兩兩建筑間及圖書館的中心庭院內,有大小不同的廣場和綠地,布以形態各異的木椅、石凳、樹陣,供學生休息,放松心情。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湖心島上的學生宿舍堪稱“高端大氣上檔次”:新校區的學生宿舍改變了傳統行列式布局,各自圍合成院落,院落的中央為半開放的廣場,點綴以樹陣、草坪,形成輕松愉悅的氛圍。每棟宿舍的一樓都設有會客廳、自習室、公共活動室、洗衣房、書吧等,方便學生的各類需求。此外,在體育設施方面,北區的綜合體育館內設計了各種球類、瑜伽、健美操等獨立空間,并建有標準的游泳館。南區體育場設計為體育公園,內有輪滑、攀巖、極限運動等趣味性體育設施,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
“人文淵藪,日新又新”,這是近百年前老校長趙天麟對于北洋大學風貌氣象的評價。大學校園是年輕學子釋放青春、碰撞思想的地方。而今,歷史悠久的天津大學在新校區的規劃建設中,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營造舒適宜人的“學生小鎮”,展現出新的活力與生機。讓我們拭目以待——來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學子,將在人文、綠色、智慧的天大北洋園開啟人生的新征程。
今晚報鏈接: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5-10/03/content_9_9.htm